新闻中心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Case 行业动态

“一张网”办好群众身边事——大亚湾织密全科网格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浏览次数: 1266


“一张网”办好群众身边事——大亚湾织密全科网格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自10月27日以来,25岁的小伙曾宪邦每天穿着网格员马甲,在大亚湾区霞涌街道小径湾社区“梵高的海”小区“巡街”,一趟走下来,群众的诉求、矛盾纠纷、小区的人员信息和安全隐患,他都一一记下来,逐一寻找方法化解、汇总上报。

网格是市域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和“神经末梢”,打通“经脉”,畅通“末梢”,让涉及万千群众利益的实事得到最快速、最实际的解决,让基层矛盾最有效化解,织密、织好一张网格成为一道良方。9月21日,《大亚湾开发区实施全科网格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方案(试行)》经区委、区管委会同意,正式印发,标志着大亚湾区实施全科网格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拉开了序幕。

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铺开的步骤,该区将澳头街道南边灶村、西区街道老畲村、霞涌街道小径湾社区等3个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区)作为区网格化治理工作示范点,先试先行,大胆探索,突破难题,总结提升,力求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网格化治理工作经验模式。据悉,目前全区已划分为238个网格,其中235个基础网格、3个特殊网格。待3个试点村(社区)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后,计划在全区全面铺开全科网格工作。

背景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

网格化治理,并不是一个新鲜词,在大亚湾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且已形成较好的社会综合治理效果。

目前,大亚湾区已经初步建成多网并存的格局:从区直机关层面来看,目前有5个单位(公安、消防、人社、城管执法、环境生态)设立了网格;从街道层面来看,3个街道(西区、澳头、霞涌)以综治网格为主,分别设立了覆盖全区的网格;从社区(村居)层面来看,由“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构建了党员联系群众的网格。

客观来看,大亚湾区网格化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智慧城管网格平台,无人机全域飞行、跨部门数据实时共享、飞行图像自动比对、二维码跟踪监控、红黄牌进度督促等基于智慧城市大脑的专项算法支持,“空中看、地面巡、中心评”等技术手段促进“两违”工作零增长、减存量目标实现。

尤其在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大亚湾区迅速成立网格化疫情防控排查专项小组,发动广大一线党员干部和网格员积极行动起来,始终站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春节后,该区又通过网格化管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基于网格化治理,大亚湾区社会综合治理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民生保障方面,该区底线民生保障5项补助标准全市第一,全市首创“流动长者进学堂”进村服务和老人“爱心午餐”服务,首推12年免费教育,首创惠民公交改革;平安创建方面,连续6年获评“惠州综治工作(平安建设)优秀县区”称号;法治建设方面,在全市率先按入额法官“1+1+1”和未入额法官“1+1”要求配齐司法辅助人员,获评“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单位”称号……

“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推进,大亚湾区在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还面临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看到成绩的同时,大亚湾区委政法委更正视面临的问题:大亚湾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环,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迁时期,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复杂性给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带来诸多挑战,存在着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等各方面缺陷。

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在深入考察和调研后,大亚湾区委政法委紧锣密鼓推进构建社会综治“立体式全科网格”,并于7月、8月间,深入3个街道(澳头、西区、霞涌)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及网格化调研工作后,构建区-街-村(社区)-基础网格等多级网格治理体系。

示范

3个试点村(社区)

各具特色和代表性

9月21日,《大亚湾开发区实施全科网格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方案(试行)》经区委、区管委会同意,正式印发,宣告大亚湾区正式实施全科网格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据了解,目前全区已按照一定范围地理空间和一定数量人口,围绕“人、地、事、物、组织”等基本治理要素,共划分238个网格,其中235个基础网格,以及石化区、惠州港、海域海岛等3个特殊区域网格。

全区实施全科网格化治理工作,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铺开的步骤进行,并确定澳头街道南边灶村、西区街道老畲村、霞涌街道小径湾社区等3个村(社区)作为区网格化治理工作示范点。

网格队伍按照“1+1+1+1+N”的模式进行配备,其中由1名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村干部)担任网格长,聘请1名专职网格员,1名街道驻村(社区)干部担任网格监督员,1名由各相关行业职能部门指派或委托的专业网格员,N名由法官、警察、社区干部、社工、志愿者、热心群众等组成的兼职网格员。

记者了解到,3个试点村(社区)社情、民情各具特点,在大亚湾区来说具有广泛代表性。小径湾社区是大亚湾区2019年新成立的18个新社区之一,地处大亚湾霞涌与惠东的交界处,是一个旅游社区,社区楼房多、住户少,居民多为候鸟式和度假式住户,划分为3个基础网格;老畲村是西区街道一个临深村,由11个村民小组组成。在农村向城镇转变过程中,该村出租屋、流动人口大幅增长。在全科网格试点工作中,该村主要根据地理环境划分成5个基础网格;南边灶村则是一个搬迁村,是整个大亚湾区距离深圳市坪山新区最近的村之一,村民整体从农村村民向城镇居民转变,划分为4个基础网格。

基础网格搭建起来了,哪些事项可入网处理?大亚湾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社会治理现代化管理平台为依托,区直相关部门需将本部门的网格事项逐步纳入网格。“前期重点入网事项将以防控违法犯罪、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公共安全隐患为主,第一批先将党建、综治、城管、公安、市场监管、住建、安监、卫计、民政、消防等部门的网格进行整合,其他网格逐步整合,最终实行基层治理‘一张网’管到底,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横纵信息共享,实行多方协作、一网联动。”

突破

党建引领“六治协同”

健全机制完善平台

据了解,目前澳头街道南边灶村、西区街道老畲村、霞涌街道小径湾社区3个试点村(社区)已经全面部署,完成经费预算、人员配备、装备投入等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试点全科网格村(社区)建设工作。专职网格员正开展网格内人口、单位、房屋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同时网格员对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矛盾问题隐患和需要服务的事项及时处理。网格事件处置流程设立“任务发起-派遣-处置-反馈-跟踪-终结”闭环工作环节,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试点如何推进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这对全区、街道、社区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探索。为推动试点建设工作,除了加强经费保障,该区还建立了联动机制、网格员培训制度、信息研判制度,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同时,要求在实施全科网格工作中,加强领导统筹,突出党建引领,注重资源整合,坚持“六治协同”。

如何在实施全科网格工作中突出党建引领,策划推动小径湾社区试点全科网格?霞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钟仕艺对此有切身感悟:“实施全科网格必须强调党建引领,在社区,就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全员参与社区综合治理。”

记者获悉,由于目前处于全科网格的探索试点阶段,各体制机制和平台建设尚未健全完善,比如采集的基础信息没有建设平台的支撑,分拨任务仍需人工派发,缺乏大数据智能分析,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各单位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共治程度依旧不高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接下来逐步解决。”该负责人表示。

典型例子

小径湾社区打造 “人和”全科网格

10月30日上午,霞涌街道办在小径湾社区“梵高的海”小区西门广场举行霞涌街道实施全科网格现场推进会暨小径湾社区全科网格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宣告小径湾社区全科网格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为何小径湾社区成为试点?钟仕艺认为,小径湾社区在霞涌街道乃至全区的社区中都具有代表性。

据了解,小径湾社区作为一个旅游社区,社区楼房多、住户少,居民多为候鸟式和度假式住户,现辖区包括观海轩、听海轩、梵高的海、华润后勤楼4个小区及海滩、商业街等相关公共区域,现已交付的商品房共有1.3万多套。现有常住人口不到300户共500多人,日常流动人口2200人,但在黄金周和暑假流动人口高峰期每日到访人流达到15000人。

“霞涌正打造滨海旅游特色小镇,从人口流动来看,季节性非常明显,一到旅游旺季,带来的社会治安、交通、消防等社会综合治理问题比较突出。这些年来,区、街道想了很多办法,也取得了一些治理成效。如果能以小径湾为试点先行先试,摸索出一套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网格化治理工作经验模式,接下来在霞涌其他滨海社区就可以参照实施。”钟仕艺表示。

历经几个月的实地调研,小径湾社区提出打造“人和”全科网格。“小径湾社区以晓联河及沿海路为界,呈现‘人’字形分布,因此因地制宜,划分成人和东、南、西3个基础网格,小径湾社区是一级网格,三个基础网格是二级网格。‘和’代表和谐,寓意共建和谐社区的美好愿景。”钟仕艺介绍。

曾宪邦是小径湾社区3名专职网格员之一,负责的是小径湾社区“人和”东网格。“我们的主要职责是解决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前期主要是采集信息,同时了解社情民意。”曾宪邦是个幽默的年轻小伙,他解释,自己每天到小区“晃荡”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尽可能多地结识小区居民并建立良好的关系。

刚到网格上班第二天,他就接到一件居民投诉:有居民反映有人在家中饲养了10多只鸽子,臭味影响邻近住户。在物业人员、社工的跟进处理下,鸽主人同意将鸽子羽毛剪短,保证其不能飞出窗外。养鸽问题刚解决,他又陆续接到反映小区晚上酒吧音乐声扰民问题、小区养狗不拴绳,甚至养孔雀、养斗鸡有臭味的问题,他和物业人员一一上门调查了解。“社区很多事情并不是要等待居民来投诉才去解决,还要靠自己先去发现,提前介入,把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

据了解,“人和”全科网格搭建好后,小径湾社区同时按照“1+1+1+1+N”的模式完善了网格队伍。小径湾社区虽是一个新社区,但已在社工的指导下自发组建了老人文艺合唱团等4支志愿者队伍,很好地发挥了兼职网格员的作用。

智库观察

惠州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惠州学院社会治理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周巍博士:

用大数据提高网格治理水平

大亚湾区实施全科网格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目前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在此基础上,大亚湾更要认清自身的形势和资源,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为全面铺开全科网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要进一步搭建好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加强区、街道两级平台建设,以信息化、科技化手段横向接入公安、城管、消防、应急、民政、卫健、市场监管等各类网格系统,纵向打通区级单位、街道、村(社区)的数据信息共享。二是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社区的职责边界。梳理社区事务,剥离不合理的行政审批、行政监管、政务服务等政府事务,实化最小最基层网格,让网格划分更科学、更实效管用。三是要建立网络风险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政府内部信息共享。采用“大数据+网格化”方法实时监测分析社会动态,利用大数据来调查群众需求、预判社会问题,发挥预防、监测和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网络治理水平。四是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讲述大亚湾好故事、传播大亚湾好声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社会治理的“最大增量”。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网格员队伍的培养,建立稳定的专兼职队伍,建立网格员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此外要完善网格化信息安全管理和保密制度,确保管理信息不泄密,人民群众的隐私得到合法保障。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德辉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欧阳德辉 曾静妍

通讯员杨辉